在寒冷的天氣裡,回到家泡上一個熱水澡,或是前往溫泉享受暖意,都是再好不過的選擇。無論是短短幾分鐘的快速沖淋,還是一場長達一小時的悠閒浸泡,溫暖的熱水能有效舒緩身心,暫時遠離日常生活的壓力。洗完澡後,整個人常會感到神清氣爽,輕鬆自在。
然而,研究發現,雖然熱水浴能帶來愉悅和舒適,但過度享受後可能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,例如出現全身紅腫、緊繃或搔癢等現象。尤其在氣溫下降的冬季,皮膚容易變得更加乾燥和敏感。我們常因寒冷而將洗澡水溫調得過高,但這樣反而可能加重皮膚的不適,讓乾燥問題雪上加霜。
重點1:理想的淋浴溫度

理想的淋浴溫度通常在 37°C 到 40°C 之間(約 98°F 到 104°F)這個溫度範圍既能讓你感到舒適,又不會對皮膚造成過多的刺激。過熱的水會剝奪皮膚的天然油脂,導致乾燥和瘙癢,而過冷的水可能會讓人感到不適。
你平時喜歡用什麼溫度的水洗澡呢?
皮膚科醫師強調,避免使用過熱的水至關重要,因為高溫會損害皮膚的天然屏障,進而影響皮膚的健康、外觀與觸感。這層屏障由皮膚中的蛋白質與油脂構成,負責鎖住水分、防止皮膚乾燥,同時提供保護,抵禦外界的刺激、污染以及感染的威脅。
當水溫過高時,不僅會刺激皮膚表層,引發炎症,還可能破壞這層重要的屏障。此外,高溫會過度清除皮膚表面的天然油脂,使皮膚喪失保水能力,變得更加乾燥脆弱。因此,使用適中的水溫,才能有效維持皮膚的健康與防護功能。
重點2:寒冷天氣與熱水浴,如何保護皮膚屏障

隨著戶外溫度的降低,空氣中的水分蒸發速度加快,這也會使皮膚表面的水分迅速蒸發。皮膚科醫師指出,冷風會進一步使皮膚乾燥,這帶來了一個挑戰:天氣越冷,我們越希望在洗澡時感到溫暖。為了對抗外界的寒冷,我們可能會選擇用非常熱的水洗澡或浸泡在極熱的溫泉中。
然而,這樣做會將外界的乾冷空氣與浴室的熱水結合起來,進一步削弱皮膚的屏障功能,導致皮膚更加乾燥,甚至變得不美觀。因此,保持適當的水溫和保濕對於維護皮膚健康非常重要。
重點3:淋浴的花灑器選擇
目前市面上有許多的花灑器可供選擇,包含是有濾芯的、有增壓功能、負離子功能,等等應有盡有,有些人在淋浴時候喜歡有增壓功能,因為可以體驗到水壓衝擊到皮膚的快感,但是這樣卻默默地對皮膚造成了傷害。
建議選擇有增壓功能且又同時柔和的花灑器,不但可以體驗淋浴的快感,又可以避免皮膚不必要的負擔。
韓國Poseion磁化渦輪蓮蓬頭,就有這樣的特性,可以從以下影片看到增壓的同時,又不會沖破豆腐的表面。
重點4:應該使用肥皂還是沐浴產品洗澡?
用肥皂洗澡好嗎?皮膚科醫師指出,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會讓皮膚更加乾燥,並破壞皮膚屏障的天然油脂和表層的健康細菌。從化學角度來看,真正的肥皂是脂肪酸鹽,雖然它們能有效去除皮脂和污垢,但其pH值在9到10之間,遠高於皮膚的天然pH值(約5.4)。
真正的肥皂在清潔嚴重污垢或受污染的皮膚方面非常有效,例如煤礦工人的皮膚,但對於日常使用來說,並不必要。因此,建議使用溫和的、pH值接近皮膚的洗浴產品,以保護皮膚的健康。

重點5:沐浴後的保養

洗完澡後,最重要的是迅速將皮膚拍乾,並在一分鐘內立即塗上身體保濕乳。皮膚科醫師 建議,在選擇適合自己的身體保濕乳液時,需要考慮兩個主要因素:保濕劑和潤膚劑。
保濕劑能將水分吸引到皮膚表面,常見成分包括透明質酸和甘油,這些成分透氣性好,不易引發痘痘。一般來說,乳液質地較清爽,而乳霜則更為滋潤厚重。
潤膚劑則有助於在皮膚中鎖住水分,這類成分通常較為油膩,常以凡士林為基礎。根據皮膚需求,可以選擇保濕劑或潤膚劑。醫師建議,在較冷的月份,使用潤膚劑來保護非常乾燥的四肢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